欢迎来到生涯规划教育网!联系电话:010-83834992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最新公告: 关于建设“势生涯教师空中培训基地”的通知

联系我们MORE

单位名称:生涯规划教育网
学术支持:
电话:010-83834992
手机:15810469859
联系人:李主任

新闻动态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哪些教学观念影响深度学习达成

发布来源:生涯规划教育网发布时间:2017-09-01 09:22:12点击数:1612

不应单纯依靠教案

传统教学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教学远离生活现实造成的。深度学习倡导学习要回归生活,营造面向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挑战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要想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那就要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接受挑战。知识从哪里来,深度学习的起点就应该从哪里开始。教师千万不能只盯着自己预设好的教案,真实的生活、现实世界的挑战以及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这个教案重要得多。学习的场所也应不再局限于教室和校园,学习既可以在社区和农场,也可以在博物馆和科技馆,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比如,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利用学校附近的文化产业园区——白马湖创意城,使课堂从教室扩展到社会,模拟出一个完整的生态城市。学生担任这个城市的市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等,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体验和实践中进行学习,与现实世界建立起了真实的联结。

 

跨学科教学能力

今天学校普遍实施的分科教学,是知识分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映射。分科教学的流行,有其时代必然性,知识的快速增加必然要求教育教学要不断细化。但近几十年,知识的综合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主导趋势,跨界已经成了创新的重要来源。

深度学习倡导用完整的学科育完整的人,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式,建设以主题呈现的学校课程体系,弥合分科教学对知识的割裂,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学习自然发生。比如,在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语文成了语言学习、美术、社会实践的统一体,课本中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从教室走进大自然,用平板电脑记录自己眼中的春天,用思维导图梳理自己的所思所想,讲述出了一个又一个图文并茂的可视化故事。

 

 

打破固定的课时

固定的课时安排,某种程度上是典型的工业化思维,强调预设和标准,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与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学习的动态生成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深度学习的提出,这种课时安排会面临严峻挑战,未来的课堂将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特点,打破40或45分钟的固定课时安排,根据学科特征和课型内容灵活设置长短课或大小课。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在对话和互动中建构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

在规定时间里进行的教学活动被称为第一课堂,而那些同样具有教育价值的游戏、设计、创作、戏剧、游学等活动统统被划入第二课堂,在学校教育中逐渐被边缘化,最后大多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校外活动。于是,学生生活在两个分离的世界,一个是校外的经验的世界,另一个是书本和课业的世界。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能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美好的内在品质就是“第一课堂”,反之则是“第二课堂”。深度学习倡导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让学习成为建构世界和探索自我的鲜活实践。例如,成都市实验小学把课堂搬到了湖中的小岛上,学习内容包括科学、艺术、语文等主题。建筑设计师受邀走上讲台,从小岛周边的建筑讲起,讲解如何选取建筑材料和运用材料;音乐老师引导学生模仿动物发声,将其汇成一首歌;科学老师带领学生为小岛居民设计和搭建一个“家”,从中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对学生应立体评价

目前,大多数教师似乎更青睐那种行云流水般的“完美课堂”,而不是富有挑战的深度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往往充满着大量的认知冲突,由此带来不同程度的混乱,这对已经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人来说简直无法容忍。但是,这种“完美课堂”的背后隐藏着致命危机,流水线式的教学必然会导致学习者精神上的封闭和厌倦。所以,我们要调整评价的视角,把关注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性以及突破原有框架的创造力才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利用学习分析、课堂观察等大数据技术,为不同的人研制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建立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作业或测试是评价,做一场公开演讲、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或制作一件手工艺品也可以变成评价。这种评价突破了传统以书写作业为主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凸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曹培杰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