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涯规划教育网!联系电话:010-83834992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最新公告: 关于建设“势生涯教师空中培训基地”的通知

联系我们MORE

单位名称:生涯规划教育网
学术支持:
电话:010-83834992
手机:15810469859
联系人:李主任

新闻动态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高考改革下的走班教学:“分步走”与“配套制”

发布来源:生涯规划教育网发布时间:2017-08-22 10:01:53点击数:2764

一、走班制背后的支撑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按年龄将学生划分到不同年级,将一定数量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学习。这就形成了学科教师轮流到班级执教、学生在固定教室学习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方式与长期以来结构简单的课程模式、现有的师资力量、有限的学校办学空间相适应,这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政班”管理体制。这一体制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整体性和集体性成长的优势,另一方面,也由于较少顾及学生发展的差异化特征,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而当前引起热议的走班制,与其说是一个严格的学校制度概念,不如说是我国教育实践者对欧美学校班级授课与教学管理模式的一种描述。以美国公立中学采用的教学方式为例,其班级授课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科教师在固定教室上课,多数学校按能力分班后的学生需要每节课转换教室,到不同教室听课、学习;此外,为弥补因不同学期长短造成的时间差异,学生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类讲座式短线课程、研究型小班课程,以及不同班级、年级间学生组合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走班制”是让学生自由选择的“课”与“班”,有利于学生按自己水平、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促进个性和能力发展。我国的教育实践者把此类班级授课制统称为走班教学或走班制,这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发展和探索。

  走班制这一名词确实形象地表现了欧美式班级授课制的外在特征,但一个“走”字未能涵盖此类班级授课制的全部特点。走班制与学分制、选课制一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管理机制。高中学习期间,门类多样的必修课、多元纷呈的选修课和其他丰富的教育活动和项目,符合学生升学和就业为目标的高中教育要求。课程结构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构建了一个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选课制度。学生有了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后,要在流动的班级和不同层次的班级中对每个个体进行传统的学业成绩测量,学分制是适切的评价标准,不仅解决了流动学生的学业评价问题,更为高校录取提供了相应的依据。而制度背后,更有“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走班制与学分制、选课制都旨在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使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发展。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为这些制度提供了支撑。理论与制度相得益彰,构成了欧美国家中学教育的特色。从欧美国家走班制实施的过程看,它能够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走班制关注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从整体上促进了学生主体发展。

  二、走班制的探索类型

  我国中学阶段的走班制发展起步晚,经历了从单科走班到多科走班,从最初的分层教学、分层开展课外活动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步发展为有中国基础教育特色的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

  20世纪80年代,华南师范大学附中率先尝试在高中物理学科探索走班。迄今为止,走班制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拥有优质生源、师资力量的传统名校进行的全方位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这一探索的典型代表有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十一学校和深圳中学等。其突出点是基于对必修课、选修课和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内容和结构的重构,学生根据喜好,选择喜欢的学科,自主安排课堂学习。所有课程被划分为学科类、活动类、成长类和综合实践类四大课程群,每类中又细分为若干课程主题;同时建立书院制度,取代原有的按年龄划分的行政班,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成长辅导教师等支持系统,形成了在全校范围内以跨年龄、跨学科、跨空间为特色的整体式课程与教学管理体制。

  第二类是在选修课分层教学基础上,探索在必修课中“分层式”的走班制教学。即在同一年级,必修科目分为A、B、C三个层次,学生根据选择走班上课。水平为A的课堂,更多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水平较高的C班,教师更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课堂互动交流和思考反馈节奏更快。以山东、浙江为代表的多所高中校进行了相关探索。为保证分层走班实施,以导师制为重点的学生指导系统建立起来,重构了原有的班级管理与学生管理制度,形成了行政、教学、成长导师、年级组、学生指导中心等多轨管理模式。

第三类是仅在活动课、校本课程实施中采用的“局部式”走班制尝试。与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同,此类课程不需要过多的教师资源、学校空间,在一些师资和教学条件不足的学校,此类局部式走班制可以充分挖掘学校的师资与空间,这种走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选择与规划能力,激发学生思维与潜能。

  三、走班制的实施策略

  与欧美学校实行的走班制不同,我国当前走班制的探索是在高考改革倒逼下进行的。这一轮教学组织变革热潮的特点在于:无论起点如何、条件是否具备,要应对高考新变化,学校只能迎头赶上,进行走班制改革。一些人认为,当前走班制无法迅速推广,主要是由于许多学校不具备超大城市优质校所拥有的教师资源、空间资源。更重要的是,走班制必须建立在高中课程、教学管理体制结构性变革基础上,即没有完整的选课制、学分制,缺乏“儿童本位”教育理念,这样的走班制缺乏可持续性。因此,在笔者看来,走班制的实施,应由近及远,各校立足于本校师资条件和教学空间,以“试验—总结—改进”为方法,从重构课程体系、建立支持系统、完善评价机制三大方面出发,逐步探索走班制在高中的应用。

  1.从“有限选择”起步,逐渐走向“充分选择”

  目前,中小学生基本是在学校安排下按部就班学习的,升入高中,其心理状况、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等方面需要逐步调整。尤其是新高考科目的调整,结束了长期以来人为限定的文、理分科,这更需要学生主动做出选择,而学生的选择离不开教师指导。

  高一阶段可尝试“有限选择”的走班制。考虑到学生需要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转变,语文、数学、英语作为高考核心科目的“大学科”,仍然可以在行政班教学,它可以使学生进入高中时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班集体;“大学科”及体育、信息技术和艺术等学科可以集中在上午进行教学;而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等也可并入“大学科”中,不再安排单独课时。对于安排晚自习的高中校,学生可以回到“大学科”的行政班中学习,便于高一年级管理[1]。

  与“大学科”固定班的安排相对应,高一的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六个学科教学班,可以依据学生未来专业选择,进行走班制教学。其中,由于学生对物理、化学两科掌握情况差异较明显,分层教学的需求更大。因此,在安排走班教学时,物理、化学两学科的教学班设置可以设立会考水平(A班)、进阶水平(B班)和提升水平(C班)三个层次,但不能简单按学生成绩高低分班,而应按学生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分班。生物、历史、政治和地理学科,其走班制教学设置会考水平班(A班)、进阶水平班(B班)两个层次为宜,主要应考虑师资调配、学生适应性等问题。由于专业发展不同,学科走班的班级人数应比传统行政班人数少,形成平行的A1、A2、A3等学科班。学科教室安排要避免变成传统核心课程的“实验班”“普通班”,因为其目的不在于筛选、淘汰,而在于使学生有更多选择机会。

  学生进入高二后,其课程安排也应相应做出调整。随着英语学科一年多考的临近,“大学科”具备了分层条件。因此,高二阶段,除了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语文、数学与英语可以进行基础水平(A班)、提高水平(B班)和进阶水平(C班)的分层走班制探索。由于“大学科”实行了走班制,原有行政班被彻底打破。因此,从高二开始,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采取“导师制”。即每位分层教学学科教师同时兼任这个班级学生导师,对该班学生进行专业发展和学业指导。

  进入高三后,随着会考结束,学生的专业选择最终定型。经过高一和高二两年尝试,学生已适应了走班制,可将精力集中在高校录取要求的科目上。

  2.走班制必须有充分的硬件和软件配套支持

  走班制的实施既需要“软件”支持,也需要“硬件”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相关教育机制“配套制”改革。

  软件的支持来自两方面,一是“导师制—学生互助制”的探索,二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在原有行政班体制中,由班主任向学生提供相关升学建议。但实行“走班制”后,对流动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提供专业发展、职业指导的责任落在了导师身上,这都需要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进入流动班级后,每个学生有了个性化课表,课表中会出现研讨、小组学习和自修课等自主学习课程,仅靠教师“盯”“看”,不可能提升教学效果。建立学生互助社,是一个较好的应对办法。同时,由于每个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也更复杂,同桌、同班概念淡化,同一学科班、同一探究小组等概念相应出现。高年级或者同一流动班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互助社团,完成项目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3]。

  面对学生多样化选择的新形势,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及职业规划,传统教研组的构成、规模和活动形式等都将发生改变。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任课教师要加强交流,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形成第一次教学设计;其后,各个分层的任课教师还应根据所教层级学生特点,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学习共同体中互相探讨交流,了解选修课程的所有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在学习兴趣、智力水平方面的差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与此同时,由于高校录取参考科目的变化,学校一些传统优势学科可能受到冲击。走班制同时会造成一些学科教师紧缺,另一些学科教师富余现象。教师需要走出本学科发展的藩篱,在学习共同体中,相互合作,共同成长。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看,优质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承担本校的课程建设,还可以通过慕课等方式,将优质课程通过网络提供给师资条件不足的学校,供学生选修。

  3.评价系统的改进是走班制建设的关键

  走班制的实行,对传统的以行政班班级为参照、以学生个体学业成绩为排名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是重大挑战。走班制在分层教学上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流动。如果A班不能满足需求,学生可提交走班申请,教师在参考学生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后,可允许其升入B班。这种上下流动应以学生自愿为原则。

  如何以个性化评价为先导,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绩效,是当前走班制的一大难题。要适应高考招生过程中以“等第制”评价(A、B、C、D四个等级)为参考的情况,扩展“等第制”评价范围,以此取代原来单一的阶段性学科评价。

  同时,走班制的实施,需要更多采取开放式评价方式,通过小组作业、合作探究及项目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发展。而不同学科班级的作业设计,应当保证不同难度。C班的作业重在发展发生高阶能力,而基础班的作业则重在巩固基础知识。

  评价体系的改变,使教师从原来只关注学科教学,向关注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变革,并向学生终身发展上转移。而走班制的实践探索,对多数高中校的教学管理来说,变化才刚刚开始。

 

作者阚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新闻来源:《中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