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生涯规划教育网
学术支持:
电话:010-83834992
手机:15810469859
联系人:李主任
发布来源:生涯规划教育网发布时间:2018-07-11 08:53:13点击数:1829
“我设计的是一辆欧翼式开舱车,轮胎是球体的,能上下左右移动,还具有飞行功能,再也不怕交通堵塞了。”日前,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四年级学生赵柳嘉设计了一款未来汽车。原来,淮河小学四年级开展了“汽车的未来世界”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学生们分成了考察分队、概念设计分队、工程设计分队等不同小组,寻找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淮河小学的跨学科主题课堂探索是北仑区推动学校整体建构育人模式的一个缩影。从2011开始,宁波市北仑区坚持区域教育顶层设计下的系统性改革,走出了一条学校育人模式整体建构的创新发展之路。
珍珠串项链,推动育人模式整体建构
走入北仑区的校园,合唱、乒乓球、书法、篆刻、童诗、足球等特色都可以轻松找到,一校一品甚至一校多品让学校亮点纷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感受到育人理念的顶层设计和实践平台的整体规划仍然薄弱,犹如散落的珍珠,无法串成项链。”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局长王明良说。北仑区下定决心,将目光放在学校的品牌建设上,加强学校育人模式的整体建构。
明确目标后,“立根子”——梳理办学理念,“定调子”——明确学校发展主题,“搭架子”——构建发展体系,“探路子”——创新实施载体,“亮牌子”——创建学校发展路径等做法在北仑区紧锣密鼓地展开。
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探索办一所“好玩的学校”。该校校长王彧钊说,通过好玩的教育可以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期待他们依靠内在的成长动力发现自我,展现自我。
在该校,有好玩的泥巴文化墙,“一堵墙,就是一个关于泥土的实践课程。”他们在学校文化墙边上建立了一个露天泥巴博物馆,有学生从余姚河姆渡遗址挖来的具有7000多年历史的水稻土,有采自贵州的白土、红土,还有长白山的暗棕壤等。全校学生参与设计泥巴文化墙。
在推进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北仑区还孵化了多个学前教育品牌。目前,北仑区中心幼儿园的“阅之旅”、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的“阳光教育”、柴桥幼儿园的“开端之桥”等品牌都成为一张张闪亮的名片。
“学校要有学校样”“一个学校一个样”“校校都有自己的样”的北仑区学校新格局逐渐形成。
“在品牌建设中最大的收获是,学校不仅对现有的教育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学会了用原点思维重新思考教育观、学生观等基本问题”,北仑区教育局副局长余智军说。
项链闪珠光,不断丰厚特色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课程体系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北仑区教研室、教科所主任刘信态说。
2015年,北仑邀请中国教科院专家团队,对区域学校进行了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全覆盖”。北仑区将目光重点投射在“整体育人模式下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并致力于打造“基于学校育人理念”的课程体系。
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都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课程设置体现多样性、差异性和可选择性。
北仑区蔚斗小学打造“适性”课程,倡导“让每一个孩子适性成长”。该校校长严雪霞介绍,该校在顶层设计中架构了蔚斗小学“兜乐园”儿童中心,把所有的学生事务分为五个中心,对应五大课程群,关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递进性,为个体“适时学习”“适性学习”提供基础。
有意思的是,在蔚斗小学的校园里,每一个人都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课程老师,除了老师,学校的杂工、门卫、厨师都成为了社团老师,努力地实现着让每一个学生适性成长的美好愿望。
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让学校的育人目标找到了扎实的载体,让很多学校展现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17年,北仑区32所学校加入首批中国教科院新样态学校建设联盟,2018年又有14所学校加入其中,北仑区成为全国新样态建设学校比例最高的地区。
通过建设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学校,将学校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了“人”的培养,整体育人模式有了更好的落实平台。
眼下,北仑区初中学校正在推进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区域教育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将遵循以生为本,实施因材施教”,余智军说,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北仑将综合考虑学习成绩、态度、能力和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班,让教育更合理、更科学。
办学有温度,学校目标与区域定位高度融合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学校中人的力量,从教师和学生的视角,提出学校系统变革和整体创新的新思路,通过挖掘和解码学校的文化基因,走内生式发展之路,创建教育新样态。”王明良说。
近两年,北仑学校品牌建设改变了过去依赖行政力量和专家力量,较多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推进做法,转而侧重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创造性。
从“培养人”的视角,将“分散化”的教育现象进行“整体建构”,最终提出学校系统变革和整体创新的思路,挖掘和解码学校的文化基因,走“内生式”发展之路。
北仑教育以六大行动项目——“美丽校园、课程再造、魅力课堂、智慧教育、创新管理、家校共育”为突破口,让校园真正适应学生,展现独特的精神风貌。
通过不断追问“培养什么样的人”,区域内每一所学校对教育活动进行顶层设计,尤其是特色活动创建中,校长和教师共同努力,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组织的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不可或缺的育人内容。
北仑区梅山学校是北仑区最偏远的海岛学校,校长张林说,如果海岛教育不去探索为未来培育怎么样的人,海岛的孩子可能会面临祖辈晒盐打渔、父辈晒盐打渔,轮到自己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为此,学校开始思考构筑未来教育平台,立足海岛,面向未来,指向人的成长。
梅山学校创建了未来学校实验室,其中在创客空间实验室,引入了米思奇课程、3D(三维)打印课程等,积极发挥探究与创造的功能。此外,该校还努力将校园、校外、网络等整合为更为开放灵动的未来教育平台,打破各种壁垒实现空间对话,建构跨学科、超学科整合与拓展的教育平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升面向未来社会需要具备的能力。
北仑实践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北仑教育最重要的做法是让教育改革回归本真,回到学校的本位上来,回到如何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的本质上来办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如平这样回答。
上一篇:从“新”看高中课标的变革
下一篇:科研评价新政优化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