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涯规划教育网!联系电话:010-83834992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最新公告: 关于建设“势生涯教师空中培训基地”的通知

联系我们MORE

单位名称:生涯规划教育网
学术支持:
电话:010-83834992
手机:15810469859
联系人:李主任

新闻动态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做“学生喜欢”的“成长型”教师

发布来源:生涯规划教育网发布时间:2018-04-11 10:57:11点击数:1906

2017年12月8日,于永正老师病逝的消息瞬间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第二天《中国教育报》头版也进行了报道。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离去为何能引发全国基础教育界的集体哀悼?阅读他的教育文集,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寒假期间,我又一次认真阅读了源创出品的“于永正教育文集”。这套文集共有《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给初为人师的女儿二十条贴心建议》《忆师友、谈人生》《我怎样教语文》《课堂教学实录1》《课堂教学实录2》6册,封面配上于老师不同体态语言的照片,看上去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这套书的前3册适合所有教师阅读,后3册更适合小学语文教师。

读于老师的书,让人感觉亲切、随和,时常会有一些“金句”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教了四十多年的书,终于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让我们的教学‘增值’”“经常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兴奋剂’”……

我最初看到于老师的介绍,是十年前在雷玲编著的《故事里有你的梦想——18位名师的精神档案》一书中,当时于永正老师排在第四,前面有吕型伟、钱梦龙、顾泠沅三位教育界的“大佬”。于是,小学语文界名师于永正就给非语文教师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初,“于永正教育文集”出版后,我先睹为快。尤其是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中,于永正老师对自己一生的教育工作做了总结回顾,让我深受启迪。

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于老师的经历和很多小学教师差不多,中师毕业后在小学任教,之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他多年一直深耕在小学语文教学土壤中,即便是到教研室工作后,也一直坚持在小学上课,并以此为乐。

从上中师开始,他就确立了两个目标:一是当一名作家,二是成为让学生喜欢的教师。他很卖力,很勤奋,总想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不能愧对学生以及家长。因为职业的缘故,他的作家梦以写教育教学文章的形式呈现,而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的目标,使他在教学上不断求索,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是于老师孜孜以求的。他认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更善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为了把课上得更精彩,他把当代名师的课基本上都听遍了,斯霞、李吉林、贾志敏、支玉恒、张化万、孙双金……他认为,如果自己在教学中酿出了一点“蜜”,是因为从很多名家和许多鲜为人知的普通老师身上采了高质量的“花蜜”的缘故,他酿的“蜜”是名副其实的“百家蜜”。如果听了不大理想的课,也不吃亏,他自己的一些好的方法、主意也会在听课的一刹那形成。

如何做一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于老师提出教师要有自己的绝活,用自己的特长去赢得学生的喜欢。他自己就是一个有情趣的教师,他喜欢唱京剧、拉板胡,为自己的业余生活增添了很多亮色,也能时常在学生面前露一手。

于老师认为,教师自身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范本,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

做思考型的实践者

做思考型的实践者,这是于永正老师对自己职业的定位。于老师崇拜思考,认为人是在思考中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

于永正老师非常重视理论的指导力量。他认为,理论不能束之高阁,要站在理论家的肩膀上。作为一个一线的特级教师,于老师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能把理论转化为“生产力”,把所得、所学转化为课堂的行为,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他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又是一位善于思考的读书人,在阅读中一有所得,便努力付诸实践,让理论转化为行动。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是他不断成长的秘诀。他也不是天生就擅长写作,从1957年一直写到1980年,有一箱子退稿。1980年底,39岁的于永正老师在《江苏教育》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选材与命题》。从发表第一篇文章起,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学期精心钻研两篇课文,教好两篇课文,然后写出两篇文章的小目标。最初发表的文章,多为执教的心得体会,但命中率很高。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教师要写文章,遍地是写作的素材。他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偶尔引用别人的话,是因为别人说得对,能引发他的共鸣,或用来佐证自己的观念,增加说服力。

他认为写作就是用文字凝固下来的思考,写是最全面、最深刻、最理性、最冷静的思考。他的口袋里常装着笔,随时记下瞬间的思维。这些不寻常的想法是很有价值的,且往往稍纵即逝,永不再来。在这一点上,我们今天更有便利,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随时记录在手机上,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作者:刘波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